找到相关内容372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教育的四个层面

    有三年以上的丛林寺院生活经历,接受丛林道风的熏陶,首先成为象模象样的出家人,然后再进佛学院学习。而现在许多佛学院招生时,都是要求出家一年以上,甚至许多是刚出家没有几天。佛学院保持基本的丛林生活如早晚课...从神圣的宗教家降格下来,这样更引起别人的鄙视。这样的心态与情形何以化世导俗?何以住持佛法、弘扬佛法?   所以,僧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出家人自信、自尊、自重、超尘脱俗的僧格。无论是在丛林生活,还是在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046613.html
  • 解佛门仪轨的意义

    离开寺庙,及寺院生活中的早上打板、打鼓、敲钟、唱偈、早课、过堂、出坡、诵经、打坐,乃至大型法会,都有一定规矩;生活上的点点滴滴,不管在家或出家弟子,从广义而言,生活上的每一个举动,乃至心念的思考,都包含...予以规范,使能从而生善去恶,可以说是高度的宗教情操、哲学、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活轨则,这就是佛法仪轨的精神。宋朝理学大儒曾到寺院中,看到僧众过堂用斋诵经,不禁赞叹的说:三代的礼乐尽在佛门中,从此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547270.html
  • 泰国法身寺印象

    位现在家相的八戒众,他们大多很年轻,大学毕业,在寺院的管理和弘法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这些年青人在正式为寺院接纳常住以前,都必须接受六个月的静坐训练。通过静坐,他们可以观察自己能否与寺院的清净生活相应...这样的少儿夏令营法身寺已办了八年。许多人由少年长成了青年,他们有的干脆来寺院工作常住,有的来这里短期出家。寺院的早期努力终于开花结果。   法身寺对出家僧众的培养除了以戒律养成僧格,以集体生活约束身心...

    明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5347616.html
  • 禅宗音声修行法门初探

    经典,持诵咒语,本来在禅宗里不是主要的修行法门,但是寺院生活当中重要的日课之一。中国佛教的禅宗的课诵内容,全以《清规》为主,也就是百丈怀海禅师立下的《百丈清规》。从这部《清规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,禅门有...后期的禅门仪规,这部清规是福建省福州黄檗山的僧人,隐元禅师从黄檗山传到日本,后来的日本佛教禅宗寺院制定清规,基本上都以此作为重要范本。从它的时代与面貌上来看,应该是属明代丛林的清规。就其内容来说,可以说...

    赖静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148944.html
  • 禅宗音声法门修行

    里不是主要的修行法门,但是寺院生活当中重要的日课之一。中国佛教的禅宗的课诵内容,全以《清规》为主,也就是百丈怀海禅师立下的《百丈清规》。从这部《清规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,禅门有举办法会,如「祝厘」这种为...后期的禅门仪规,这部清规是福建省福州黄檗山的僧人,隐元禅师从黄檗山传到日本,后来的日本佛教禅宗寺院制定清规,基本上都以此作为重要范本。从它的时代与面貌上来看,应该是属明代丛林的清规。就其内容来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0050866.html
  • “三朝公主清修地禅宗尼僧之祖庭”———永泰寺

    10人全部信佛,其中出俗为尼者6位,这是个很令人惊诧的数字,这是永泰出家的大背景。永泰的父亲宣武帝和哥哥孝明帝在洛阳的后花园嵩山都有离宫,永泰随父兄到此,被其优美环境和宁静的寺院生活吸引,萌发出家意愿...浅者得其浅。用市场经济度量,它最大的卖点仍是公主出家。三朝公主为什么出家?出家为什么会选在此处?出家后生活如何?   清人顾嗣立有一首《永泰寺》,写道:公主乘云去,白云满空山。松风吹秋月,夜夜鸣佩环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4751215.html
  • 宋代禅宗丛林组织制度辨析

    ,另有头事之职,如饭头、菜头、火头、水头、园头、碗头、浴头、柴头、茶头等,负责最具体的生活起居事务。   由禅僧自行创立规约,到朝廷敕令撰修清规,并以行政命令使之在全国寺院推行,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,...之中修建佛殿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,而且在寺院生活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如何看待着一现象?后世禅僧弘储曾对这一现象作过评价:“吾道东行,初皆寄居律寺,寺之有殿,不知起自何年。自大智禅师立...

    湛如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151579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㈣

    文化。在某种程度上,在缅、泰、老、柬等国的佛教徒称为上座部佛教,其社会风尚尤为特殊,每个信仰佛教的男子,一般要出家过一段寺院生活,再还俗从事社会职业。特别是泰国,尊佛教为国教,在全国人口中,百分之九十五...降魔。“吹大法螺”一语,出自多种佛经。如《法华经·序品》亦说:“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。”《金光明经·赞叹品》亦说:“吹大法螺,击大法鼓,燃大法炬,雨胜法雨。”这种法螺,现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做佛事,一般不用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751787.html
  •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谈中国佛教教育的未来

    责任制,恢复古老而具有生命力的羯磨﹑布萨制度,增强每位僧众的民主意识,真正做到民主管理寺院。  (2)学修一体化  ”海南僧团“本身既是一个教团,也是一个学院,寺院生活学院化,学院生活丛林化。真正做到...顶峰,传统文化遭到彻底的否定,佛教因此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。  一九八零年,鉴真大和尚像得以顺利地回国探亲,这一活动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全面恢复。二十年来,中国佛教顺利地走过了落实政策、修复寺院、解决寺院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3453614.html
  • 汉传佛教法事中的孝道思想

     古印度的僧团和中国的僧团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大差异,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修学形式。佛陀时代,僧众主要是听经闻法、静坐禅修、羯磨布萨与托钵乞食等,没有固定的寺院生活模式。而佛教传入汉地后则形成了稳定的寺院生活方式。汉地僧团的修学与印度的僧团相比,有一个明显的区别,那就是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佛事体系。这些佛事有日常行持的五堂功课,有诵经、念佛、禅修,有佛菩萨圣诞的祝延、上供,有黑白月的诵戒布萨,...

    体恒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2254049.html